觀點:
中藥材“養殖”創扶貧新模式
鹿是經濟價值高的藥食動物
中藥國際化離不開中藥創新
破壁飲片是中藥邁進國際市場的載體
科學技術是藥企核心競爭力
中藥材“養殖”創扶貧新模式
貴州是一個中醫藥底蘊非常濃厚的省份,當地中醫藥資源很多,老百姓對中藥的認知度和理解度也很高,而且貴州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合鹿的養殖。因此,貴州廣濟堂定位鹿養殖作為精準扶貧的產業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采用公司基地培育和農戶養殖相結合的方式,在貴州發展馬鹿養殖年存欄25萬頭,年屠宰10萬頭。
一期計劃是在貴州的五個縣來做,將有5000多戶、3萬多人受益,貧困戶平均每人每年有近4000塊錢的收入。
有飼養能力的貧困戶可以通過“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技術、分戶代養、統一回收、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六統一分”模式為企業代養獲得收益;有勞動力、愿意務工的貧困戶,通過崗前培訓后直接到企業上班掙錢;項目區有土地、草山、草坡、山林等資源的貧困戶,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保底分紅或租賃的錢;無勞動力或者項目無法覆蓋的貧困戶,可以通過轉讓特惠貸借貸權,獲得保底分紅,與企業建立保底分紅利益聯結機制。
鹿,屬于經濟價值非常高的藥食兩用動物,我國自古就有"鹿身百寶"之說,可以開發出多種藥品、滋補保健食品、食品、化妝品等,其中醫療保健價值最為顯著。貴州廣濟堂已經報批完鹿全系類的產品,比如鹿膠、鹿血晶、鹿花盤精粉、鹿角膠粉、鹿膠粉等。因此,貧困戶只要把第一產業鹿的養殖做好,后續鹿的屠宰、鹿肉的分割冷鏈、鹿副產品的相關藥品和保健食品的精深加工等第二產業都由企業來做。
破壁飲片是中藥邁進國際市場的載體
中藥邁向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還有很多的基礎性工作要做。比如規范中藥生產工藝規程,規范中藥產品標準,并且要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體系,這樣中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才能讓國際市場接受它。
西藥是化學藥品,只要說清化學成分進入人體的目的就可以了。而中藥不同,所有中藥的國際化,都離不開中藥的創新。中藥破壁飲片是傳統中藥飲片在技術上的一個創新,它是通過純物理方式打破植物的細胞壁,運用現代粉碎技術將傳統中藥飲片加工成300目以上的粉體,再經過現代工藝制成30至100目的均勻顆粒,將中藥藥物成分完全保留了下來。
破壁飲片具有安全性高、資源利用率高、藥效利用率高、服用方便、單方與復方兼顧的優點,實現了中藥的可控,解決了傳統中藥飲片品質不均勻、質量不可控、療效不顯著等影響現代臨床應用及中藥國際化發展的關鍵問題。
我認為中藥邁向國際化肯定是一個趨勢,中藥破壁飲片在中藥邁進國際化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是一個載體。
科技創新提升藥企競爭力
從國家的戰略層面來說,近幾年我國特別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像《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文件,都將中醫藥科技創新列為發展重點。
對醫藥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就是科學技術。我們要運用現代科技實現中藥生產規?;?、標準化, 腳踏實地按照國際化的要求將中藥產品質量搞上去,實現中藥產業進軍國際市場。
貴州廣濟堂在中藥破壁飲片生產中,運用了氣流超微粉碎技術、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和微粉包合三項技術,保證了破壁飲片的高品質。很多軍工企業都有用到氣流超微粉碎技術,把這個技術用到中藥材的加工中,具有破壁率高、活性成分全保留、無重金屬殘留、無環境污染、還能殺滅有害微生物等特點;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具有保護熱敏活性成分、脫水徹底、復水快、速溶性好的特點,還能殺滅微生物;微粉包合技術具有降低藥材的氧化性和吸潮性,增加藥材的吸收率、利用率等特點。應用這三種技術生產出的飲片,比同類產品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吸收性。
中醫藥是我國的特色產業,傳承和發揚中醫藥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和義務。中藥破壁飲片是中藥技術上的一個創新,在保持傳統中藥飲片的藥性方面,實現了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穩定性,會加速推動中藥的國際化進程。作為醫藥企業,只有促進企業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才能實現中醫藥的創新和發展,為中醫藥走出國門奠定基礎。
評論列表